阔别35年的传说级艺术家 Kenny Scharf:I’m Baaack!!
2023.08.30

回顾纽约80年代的艺术环境、同 Basquiat、Keith Haring 的交流




Edit&Text by Yukihisa Takei(HONEYEE.COM)
Portrait Photos by Keiichi Nitta(ota office)
Translation by GUAN
照片素材提供 NUNZUKA UNDERGROUND


ケニー・シャーフ Kenny Scharf

1970 年代后半起,与 Andy Warhol、Jean-Michel Basquiat、Keith Haring 等艺术巨匠同时期,世界级艺术家 Kenny Scharf 开始了个人艺术生涯。凭借绚烂的色彩与笔下独特的角色,一跃成为了当代街头与流行艺术蓬勃兴起的时代宠儿之一。

2023年6月10日起,Kenny Scharf 于艺术展馆 NANZUKA UNDERGROUND 举行个人展览“I’m Baaack”。如展名中的回归寓意所示,Kenny Scharf 阔别日本开展个展已有32年,而距离上一次亲自造访日本更是已有35年之久。在疫情趋于平息的当下,此次 Kenny Scharf 再度率领新作凯旋而归。

此番,HONEYEE.COM 邀请到了 Kenny Scharf 本人进行面对面访谈。时殊风异,相距35年时间,对于这位传说级艺术标杆人物而言,又将有怎样的思索与考量。



1980 年代的纽约与东京

ケニー・シャーフ Kenny Scharf

 距离上次在日本举办个展已有32年时间此次也是时隔35年再次久违来到日本感觉有什么变化吗

Kenny Scharf:大体上没怎么变吧。以前东京就是一副人来人往、高楼林立的样子。其实要说变化,全世界到处都在发生变化,尤其是有了互联网和iPhone的普及,一切都产生了巨变。不过街头的景象,还是跟我记忆中上一次来东京时差不多。

 听闻多年以来 NANZUKA UNDERGROUND 一直非常期盼个展再开,此次终于遂愿。

Kenny Scharf:这次非常荣幸能够再回到日本办展。第一次收到 NANZUKA 联络时,我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“YES”。38年间没有来日本,当然不是因为不想,而是一直没能有机会来。

 NANZUKA 外此次还在东京草月会馆展出了35年前的凯迪拉克涂鸦作品,能否分享一下当时创作这一作品的由来?

Kenny Scharf:说起当时非常有意思。35年前,在草月会馆举办“ART & ACTION”的主题展览时,我是和其他艺术家一起参展的。我自己以前在纽约也会用到汽车涂鸦的手法,而那一次来日本,草月会馆的勅使河原宏说他有这么一部凯迪拉克,希望我能在上面作画,于是便实现了这一作品的诞生,名叫“梦之车”。后来多年也一直保管在草月那边。

ケニー・シャーフ Kenny Scharf
ケニー・シャーフ Kenny Scharf

照片提供 NANZUKA

 让我们把时间退回到1980。80年代你开始一展活跃的时期当时的艺术界以及纽约是怎样的情形,能与我们分享一下吗?

Kenny Scharf:那故事还要追溯到1970年代末,那时的纽约毫无疑问可以算是“全世界的中心”。之前我还住在LA,如果想在艺术之路上继续追求梦想,只有去纽约这一种选择。不过当时的纽约非常危险,绝对不是那种人人都向往去生活的地方。当时,我住在每个月房租300美金的房子里。那时甚至还有人每个月只花50块钱在住宿上呢(笑)。除了艺术创作,我同时还在一家夜店工作,因为在那一晚上赚的就够我一周的开销了,这样就可以每周只工作一天,把其余时间都花在创作上。

ケニー・シャーフ Kenny Scharf

 对艺术活动而言纽约可以说是非常优渥的环境吧。

Kenny Scharf:当时在我身边,有许多艺术家和创作者都是这样生活过来的,大家也都志同道合。当然相互之间也会存在竞争,但那是一种非常健康的良性共争,互相学习、互相启发。这就是当时的纽约。

 想象中1980年代的美国令人热血沸腾和今天相比有何差异?

Kenny Scharf:纽约永远是纽约。当然我也喜欢纽约,这座城市也确实能够点燃人的激情,但我不知道对于一名艺术家而言,纽约是否仍然适合现在的生活。随着互联网出现,无论你在哪里都可以展示自己的作品,地域的限制已经不再是决定性因素,况且纽约的生活成本也非常高。20个人挤在一个狭小的房间里,这样的创作环境对于现在的年轻艺术家来说,老实说也很难评是好是坏。如今市面上也不缺乏优秀的画廊展馆存在,或许身处这样的环境熏陶下比较重要。

 尽管你的作品给人非常强烈的纽约印象,但你却选择了加利福尼亚作为现今的主要活动地,其中理由是

Kenny Scharf:之所以带有纽约的印象,我觉得还是因为19岁时从加利福尼亚搬到纽约生活的原因。纽约的街头艺术教会我,如何去表现喷漆等等技术层面的部分,时至今日,这些也变成了我自身的一部分,伴随我继续创作。但自始至终我都不认为自己属于纽约派,而是非常加州性格。



Basquiat 与 Keith Haring 的牵线人

ケニー・シャーフ Kenny Scharf

照片提供 NANZUKA

 听说你 Keith Haring、Basquiat 交情颇深,你是怎么结识他们的?

Kenny Scharf:我去纽约是为了视觉艺术学院(School of Visual Arts),不过才从加利福尼亚来到纽约的一周内,就遇到了 Keith Haring 和 Basquiat。

 原来这么早。

Kenny Scharf:刚去学校开头几天,我遇到的学生都是从 LA 或者纽约郊区来读书的普通学生。因为本来一直对纽约抱有一种憧憬的心情,所以一开始老实说其实有点失望。不过就在一次去学校食堂的时候,好巧不巧 Basquiat 也在。他连课也不上,一直呆在食堂。我被他一直盯着看,然后他过来让我把作品集给他看。看完以后他说,要不了多久,很快我就会出名。

 第一次见面就相当不得了。

Kenny Scharf:从那以后,我们开始玩在一起成为了朋友。尽管还不精通涂鸦文化,也会一起画涂鸦。后来很快又认识了 Keith Haring,聊着聊着也越来越熟,就介绍他们两个认识了。

ケニー・シャーフ Kenny Scharf

Kenny Scharf, Andy Warhol, and Keith Haring at Elizabeth Saltzman's Birthday party at Il Cantinori. June 16, 1986 Patrick McMullan

左 Kenny Scharf / 中 Andy Warho / 右 Keith Haring(照片提供 NANZUKA)



离开,又从未离开

ケニー・シャーフ Kenny Scharf

 所以也是由你牵线搭桥促成的三人友谊,那三个人之间是怎么交流的?

Kenny Scharf:虽然大家的风格各不相同,但我们内心对艺术的哲学认知是互通一致的。当时主流受欢迎的展馆里,大部分都是极简主义风格的作品。但我们三个喜欢的艺术是,在街头发生的更真实的东西,能让对艺术不感兴趣的人也可以参与进来的艺术。这种感性的认知是我们互通的,相反不喜欢的也都差不多。

 不喜欢是指?

Kenny Scharf:我不喜欢那种如果不先了解什么知识就get不到的艺术。比方说,这幅画的主题是xx,因为xxxx所以很厉害,的感觉。即便没有这种预先储备的知识,单靠直觉也可以带给人感受,这样的作品更吸引我们。当然我们也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进入画廊,不过当时并没有被接纳。画廊有类似候选名单的列表,但我们已经等不及了,所以就自己在东村办了艺术展。

 两位的离世也已经时隔多年。面对他们的离开是怎样的心态?

Kenny Scharf:他们已经不在了,却又从未离开过这个世界。即便今天,他们的作品也依然吸引着每个人的目光,影响力依然存在。确实他们的肉体已经不在,也不会再有新的创作诞生,但存在感却仍然巨大。这就是艺术的伟大之处。即使已经离开,但你依然能清晰感受到,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和能量。而对我来说,彼此内心中一致的艺术哲学,如今也依然是照亮我前行的火焰。



问题无穷尽,但人生重在享受当下 

ケニー・シャーフ Kenny Scharf

 你的创作灵感从何而来?

Kenny Scharf:基本上来自自然。艺术对我来说既是工作,也是我自身。对我来说,几乎很少会出现那种早晨起床开始迷茫纠结下一幅怎么画、该画什么好的状况。反而想得越少会画得越好。可能其他艺术家会苦于没有灵感而无法下笔,我反倒不会有这种情况。

ケニー・シャーフ Kenny Scharf

 这可能就是天生适合艺术)。此次展出中也有部分作品结合了日语元素进行创作,是出于怎样的想法?

Kenny Scharf:这上面写的文字大部分摘自日本的报纸,用 Google 扫一扫马上就能翻译过来,当然也是把握了文字的寓意才这样去使用的。作品中的这些日语,很多都是有关全球变暖、塑料污染、空气污染问题的词汇。这些问题是从我小时候 1960 年代就开始讨论的话题,然而不出所料,至今依然在不断恶化。

 确实。

Kenny Scharf:下面这幅作品中也有用到日语,是围绕消费文化的概念。作为一种文字元素,日语的视觉效果很有味道,也是一种流行。包括我这次来东京,也看到街上到处都写有各种文字。虽然不知道具体意思,但那种视觉效果我很喜欢。

ケニー・シャーフ Kenny Scharf

 尽管加入了大量关于环境等社会问题的文字,但作品本身依然属于波普风格

Kenny Scharf:之所以把这些深刻的问题设计为信息文本形式的背景,上面有角色在起舞玩乐的样子,是因为全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这些严峻而残酷的问题。我每天都会看到这样的状况,也会产生思考,但另一方面,作为一个人的个体,我自己每天也是做着喜欢的事生活。每天都存在这样令人无法忽视的问题,但直接用这些深刻的问题去打击他人,这样的风格并不是我的表达方式。这些问题始终存在,无穷无尽,但人人都应该享受人生的乐趣。在生活的过程中,出现这样错层的并存是一件很正常的事,因此,深刻的问题和有趣的事情,两者共存的状态正是我希望描绘的对象。

ケニー・シャーフ Kenny Scharf

 你的部分作品也出现在一些时尚联名项目中,比如 Dior(2021AW)、日本优衣库等等。对你来说,这些跨界动作有着怎样的含义?

Kenny Scharf:我当然也喜欢把画挂在画廊里展示,但这样能买到画的人就会非常有限。而当踏进时尚领域,则可以传达给更多的人。我不想限制自己。对我来说,像这样跨界的结合很重要,因为它可以走出画廊,接触更多人,也即是 Art for Everyone。包括现在我也有在进行壁画的创作,每个人都可以免费观赏,我希望能利用一切可能的媒介作为表达的手段。

 来到最后一个问题你觉得在作品创作中最重要的是什么?

Kenny Scharf:(沉默片刻)嗯…… 我脑内有这个意象,该怎么用语言来形容呢…… 可能能描述的最接近的词就是“FREEDOM”吧。所谓艺术家,就是出于自己的本心而非外力下,能够做到任何事,所以这正是艺术家的非凡之处。



ケニー・シャーフ Kenny Scharf

Kenny Scharf

1958 年出生于加利福尼亚。移居纽约后,于 1980 年毕业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(School of Visual Arts)。作为“东村艺术运动”的成员之一,其主要表现风格为涂鸦与拼贴。以 Andy Warhol 为导师,与 Basquiat、Keith Haring 等同时代艺术家一同崭露头角。

近年来展览动向包含:个展“Moodz”(Jeffrey Deitch, CA, 美国, 2020)、“Super Pop Universe”(Lotte Museum of Art, 首尔, 韩国, 2018)、“Fast Forward _Painting from the 1980’s”(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, NY, 美国, 2017)、“Hammer Projects”(Lobby Mural Hammer Museum, CA, 美国, 2017) 等等。

https://kennyscharf.com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kennyscharf/
https://nanzuka.com



[编后记]

看着 Kenny Scharf 的个人风格作品与本人照片,本来在我预想中,将会对话一位个性强烈的艺术家。然而与预期相反,Kenny Scharf 在 NANZUKA UNDERGROUND 接受采访时表现得非常稳重且知性。如此一位栩栩如生的传奇艺术人物,曾与 Andy Warhol、Basquiat、Keith Haring 等传说级艺术大师共同度过了80年代,如今仍在继续艺术活动。Kenny Scharf 至今仍保持着创作意欲,将他视角下社会的讥讽与矛盾,借由波普风格作品的创作下传达于众。(武井)